农业时政
- .市农科院召开10—11月份重点工作汇报 暨2024年工作再谋划会议
- .2023年鹤壁市小麦冬季管理意见
- .市农科院超吨粮玉米新品种浚单168 通过国家审定
- .鹤壁市农业科学院举办主题教育第二期读书班
- .鹤壁市农业科学院 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进社区活动
- .鹤壁市农业科学院 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进农村活动
- .市农科院召开2024年度工作务虚会
- .市农科院举办主题教育专题学术报告会
- .市农科院组织学习法治中国建设重要论述
- .我院获批2023年度河南省重点研发专项项目
- .市农科院召开“1553”行动纲领九月份暨第三季度重点工作推进会议
- .浚单168亩产突破1000公斤!
- .市农科院举办主题教育第一期读书班
- .鹤壁市农业科学院 举办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专题党课暨第一期读书班开班仪式
- .鹤壁市农业科学院试验地玉米出售公告
- .鹤壁市农业科学院 开展弘扬传统文化“赏明月中秋 赞盛世中华”诗歌朗诵活动
- .鹤壁市农业科学院 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
- .市农科院召开“1553”行动纲领 八月份工作汇报会议
- .市农科院召开党组领导班子会议传达学习全市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主题教育工作会议精神
- .河南科技学院组织大学生赴我院开展教学实习活动
市农科院开展科技下乡服务 巩固拓展攻坚成果 助力小麦再创佳绩
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小麦进入返青期,正是田间管理的关键时期。为做好小麦田间管理,保苗情、促丰收,2月17日,院总农艺师、研究员秦贵文带领生物育种团队科技人员来到浚县农业推广服务中心,在中心负责人耿利宾等同志的陪同下,一起走进浚县农场三分场田间地头,结合苗情、墒情和病虫害发生情况,对小麦进行分块分类指导,力争做到弱苗转壮苗、旺苗变壮苗,促进麦苗健壮生长。
据了解,农场托管种植小麦总面积1112亩,种植品种有郑麦7698、百农207、百农307和郑麦1860等。年前虽未出现大范围降雨过程,但由于及时浇冬灌水,加上冬前经历低温抗冻锻炼,实现了冬季小麦分蘖继续分化,有利于麦苗安全越冬。
“整体来看,苗势健壮,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部分地块播种较晚,苗龄较小;二是上茬作物播种后,由于田间管理粗放,田间杂草预防效果不理想,造成今年麦田杂草基数多大;三是个别田块小麦孢囊线虫病发生较重。”院总农艺师秦贵文详细查看苗情后,认真分析了当前田间存在的一些具体问题,并提出以下管理措施:
一、因地因苗分类 科学调控肥水措施。
对旺苗麦田,返青至起身期采取镇压2—3次;也可在起身期进行化学调控,适度控制生长预防后期倒伏;推迟春季肥水管理,在拔节后期追肥浇水,一般亩施尿素8—10公斤。对冬前过旺、返青后有脱肥现象麦田,在拔节前期或中期因苗追肥浇水。对弱苗麦田,返青到拔节期结合春灌分别追肥二铵或尿素,或借助春季降雨(雪)追肥以促进小麦生长,一般亩追施二铵和尿素总量不超过15公斤,要避免浇水过早导致地温低而延迟返青。对于壮苗麦田,于起身后期至拔节期因墒灌水追肥,一般结合浇水亩施尿素6—10公斤,促进小麦稳健生长。
二、抓好预测预报 防治病虫草害
对冬前未进行化除的麦田,当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6℃以后,选择晴好天气于上午10点至下午4点,及时化学除草,根据田间杂草种类选择适宜除草剂,并严格按照要求操作,以免发生药害。
三、关注天气变化 主动防范“倒春寒”
及时关注天气预报,提前做好“倒春寒”防控准备。在低温天气来临前,对土壤塇松、尚未拔节的麦田进行镇压;对缺墒的麦田,寒潮到来前提前灌水,改善土壤墒情,调节土温和近地层小气候,缓冲降温影响,预防冻害发生;寒潮过后2—3天,及时调查幼穗受冻情况,一旦发生冻害,要及时采取追肥、叶面喷肥等措施,分类施肥补救。对茎蘖幼穗冻死率10%—30%的麦田亩施尿素5公斤左右,冻死率30%—50%的麦田亩施尿素7—10公斤,冻死率50%以上的麦田亩施尿素12—15公斤,促进恢复生长。